欢迎光临中华古琴网!
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
中华古琴网 首页 文集
订阅

文集

我所知道的双层面板古琴
我所知道的双层面板古琴
双层面板古琴,陈超志。我早年刚随谢导秀老先生学琴时,我就听说过“双层面板”这么一个名词,但那时由于刚学琴,知识有限,故而未能了解是一个什么概念。但在后来的学习中,我慢慢开始与斫琴结缘,也慢慢开始了解这 ...
2017-9-5 04:01
略談《槐蔭書屋琴譜》〈秋風詞〉的調性
略談《槐蔭書屋琴譜》〈秋風詞〉的調性
《梅庵琴譜》(1931)的〈秋風詞〉,是旋律流暢的短琴歌,指法相當簡單,屬現代初學彈琴者必學的小曲。不過,在《梅庵琴譜》出版之前,此曲的流傳並不廣。按王烈刊於《霞影琴訊》第8期的〈泉下空有《相思曲》 人間尚吟 ...
2016-6-15 13:22
《普安咒》曲解
  古琴曲《普庵咒》,又名《普安咒》或《释谈章》,最早见于明末的《三教同声》琴谱(公元1592)。据明代《杨抡伯牙心法》记载:「斯曲即普庵禅师之咒语,后人以律调拟之也。」古代曾有普庵禅师,也可能是此曲的作者 ...
2014-10-31 17:11
漫话五十年来的琴弦(成公亮)
漫话五十年来的琴弦(成公亮)
  2008年年底,参与了一次非同寻常的录音。之所以非同寻常,是因为使用的琴是浙江博物馆的馆藏唐琴,即杨宗稷先生旧藏的“彩凤鸣岐”和“来凰”。一起录音的还有丁承运、姚公白两位,地点在杭州下沙的浙江传媒大学 ...
2014-10-31 17:06
琴调溯源--论古琴正调调弦法
一、远古琴的定弦法  上古琴的定弦法,最早的文献记载是汉代桓谭的《新论》,称琴“第一弦为宫,其次为商、角、徵、羽、文王、武王各加一弦,以为少宫、少商”。持此说者还有刘宋初聂崇义的《三礼图》。流传入日本的《 ...
2014-10-31 17:06
从裴铁侠之死到溥雪斋失踪
从裴铁侠之死到溥雪斋失踪
  左起:溥雪斋 、裴铁侠  从我少年学琴时起,便听闻过川派裴铁侠之孤绝琴名,却从未听过裴的录音,更看不到他在民国时刊印的琴谱。裴铁侠是晚清民国年间成都人,地主资产阶级反动家庭出身,泛川派琴家。当时的 ...
2014-10-31 16:59
重视古琴正确的基础训练
  不论是学院专业还是社会业余爱好,有一个共同的要求,就是打好基础,练好基本功。常听说“我是学着玩玩的”,为了“玩”得好一些,也不妨打好坚实的基础。   古琴的物理属性是一件乐器,乐器的学习,有它的 ...
2014-10-30 16:34
古琴美学中的儒家思想
  “琴者,禁也”突出代表了儒家音乐思想,因为儒家在中国古琴文化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,它也是古琴美学的主流思想。儒家提倡古琴的“禁”,主要基于它对音乐基本功能的认识。儒家认为音乐的首要功能是教化,所以 ...
2014-10-1 23:55
“琴者,心也”——古琴美学思想中的道家思想
  道家对古琴美学思想影响深远。《老子》崇尚自然为美,排斥人为之乐、有声之乐,推崇“淡兮其无味”的音乐风格,倡导自然、无为、体现道之精神的“大音希声”。庄子继承了《老子》的自然观,主张“法天贵真”,对 ...
2014-10-1 23:53
“攻琴如参禅”——古琴美学思想中的佛家思想
  佛教自汉代传人我国,其教义迅速为民众所接受,为文人所推崇,其佛理与中国文化互相吸收、融合,得以快速发展,尤其是禅宗的出现,对传统文人的人生追求、文艺创作、审美趣味产生了重大影响,使佛教最终和儒、道 ...
2014-10-1 23:51
中国琴会简介
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(简称“中国琴会”),2001年成立,隶属于文化部下属的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。具有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学术交流、理论研讨、教育普及、专业培训以及国际合作活动资格的正规古琴机构。  ...
2014-9-12 11:38
梅庵派古琴艺术述略
一 从诸城到南京 19世纪,在山东诸城形成了以虞山琴派为主、兼有金陵琴派艺术特征的诸城派古琴艺术。王燕卿(宾鲁,1867—1921)从小跟随宗金陵派的王冷泉学琴,虽然时间不长,但王冷泉绮丽缠绵的演奏风格对他有显 ...
2014-9-12 11:37
古琴流派
一、关于琴派的概念(一)什么是琴派百家争鸣,对于学术的发展能够起到很强的推动作用。琴文化自然也是如此。琴文化本身就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艺术,不同地域、不同师承的琴家的风格彼此都不相同。同一地域、同一师承 ...
2014-9-12 11:36
古琴九霄环佩背后的故事
说起唐代古琴“九霄环佩”,绕不过的一个人是古琴大师、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李祥霆。李祥霆被誉为“中国古琴即兴演奏第一人”,坊间流传着众多名家中唯有他才能弹响九霄环佩的故事。事实上,此张九霄环佩自2003年在北京 ...
2014-9-12 11:35
岑春煊崂山作古琴曲《山海凌云》
岑春煊在辛亥革命后,被清廷起用为四川总督,见清朝大势已去,未赴任,观望以待。1912年,被袁世凯任命为福建宣慰使,次年任汉粤川铁路总办。1913年,“二次革命”起,与王芝祥在上海致电袁世凯,要求和平解决南北冲 ...
2014-9-12 11:33
1234下一页

相关分类

返回顶部